2017年,我局将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年初对食品安全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以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四个最严”为统揽,着力整顿和规范食品药品市场秩序,着力解决制约和影响市场秩序的瓶颈和难题,着力打击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食品药品违法犯罪行为,着力推进依法行政和业务作风优良的队伍建设,不断保障和服务群众饮食用药安全,营造社会共治的食品药品安全氛围。具体工作计划如下:
一、工作目标
以食品药品安全零事故为目标,以成功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及完善“智慧食药监”信息平台为亮点,以构建区镇两级食品药品宣传阵地、推进依法行政、加强队伍建设及深化“网格化”监管为抓手,量化工作指标,落实责任,建立全面覆盖、属地管理、逐级落实的工作机制和监管网络,实现全区食品药品安全状况明显改善,群众满意率进一步提升。
二、重点工作
(一)高位推动,积极创建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工程。一是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区,根据省食安办《关于确定首批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试点名单的预通知》及市、区相关部署,我区被确定为全省食品安全示范县首批创建试点单位,目前相关创建细则尚未出台,我局作为主要职能部门,将密切与市食安办、区政府及各职能部门联系,争做全省各县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排头兵”。二是创建一条省级食品安全示范街,与太和镇政府互相配合,在去年遴选基础上,尽快确定示范街选址,严格按照食品流通及餐饮服务标准,对示范街及其周边进行专项整治,为清新区打造一张美食“名片”。三是创建市级化妆品市场安全治理示范区,选取一条化妆品经营单位数量规模较大、消费人群及交易相对集中的商业街进行示范创建,做到化妆品产品合法、来源可追溯、质量合格、仓储规范,以点带面,提升全区化妆品安全保障水平。四是创建一批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单位,继续推进餐饮服务食品百千万示范工程,高标准创建15家市级示范单位(餐饮企业5家、学校食堂10家),全面提升餐饮环节食品安全水平。
(二)稳步推进,继续巩固民生实事建设成果。一是深化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示范工程建设,对去年创建成功的示范食堂进行硬件设施维护,重点确保视频监控系统网络对接和食用油在食品追溯系统数据的录入实现100%。二是推进农贸市场与大型超市“两化”建设与维护,督促已创建成功的13家农贸市场及大型超市做好食用农产品检验检测、索证索票和台账登记和综合治理等工作,协助各市场做好快速检测设备采购更新及操作培训;铺开“全省2000家农贸市场食用农产品快速检测”工作,争取年内全区有15个市场每天开展不少于10批次的农残(含肉类、水产品)快速检测及信息公示;此外,做好各农贸市场内和周边活禽经营户的监管工作,落实“1110”制度中的零存栏制度。三是做好餐饮服务单位“明厨亮灶”建设,从审批和验收环节着手,引导餐饮服务单位按实际条件安装视频监控或透明玻璃展示窗,让群众对食品加工流程一目了然,明白消费,争取年内中心城区餐饮服务单位100%实现“明厨亮灶”管理。
(三)打假治劣,重点整治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一是加大抽检力度,抽检实现生产环节、小作坊食品、流通环节食品、农贸市场农产品、餐饮服务环节、药品、化妆品、医疗器械、应急抽检等各领域全覆盖,总抽检量计划增加至1000余批次,对抽检不合格的依法严肃处理,对抽检数据进行科学分析,及时研判我区食品药品风险形势。二是深入推进两法衔接,继续开展“清源行动”、“雷霆行动”、“扫雷行动”、等多部门联合专项行动,积极拓展案源,争取在查处大案要案上有突破,在集中专项整治上有突破,确保整治一次,见效一次。
(四)完善机制,推进网格化监管与信息化建设相融合。一是深化智慧食药监数据平台建设,在镇、村级监管网络划分的基础上,补充获证监管对象在信息化平台的日常监管记录达到60%,发挥乡镇协管员的作用,补充村级监管对象的信息化数据。做到婴幼儿配方乳粉追溯系统、学校食堂视频监控系统建设100%覆盖,推广使用食用油酒类等重点品种追溯系统和药品电子监管系统,开创信息化监管新局面。二是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根据食品药品“红黑榜”、监管人员变动等信息,对“双随机”监管范围、监管清单、监管名录库、检查人员名录库实行动态管理,逐步构建日常检查以“网格化”监管为模式,专项检查以“双随机”监管为模式,日常检查、专项检查与上级组织的飞行检查相互衔接,“网格化”监管和“双随机”监管互为促进的监督检查新机制。三是坚决落实依法行政,及时梳理更新部门权责清单,常年聘请法律顾问参与涉法事件讨论,对重大复杂的处罚行为要求经局案审会集体表决,对所有处罚行为要求一律主动公示,依托食药警察作用,密切与公安、检察院部门的沟通协作,不断深化“两法衔接”。
(五)建章立制,食品药品监管体系不断完善。做好禾云-龙颈、浸潭-石潭食品药品监管所的合署办公建设工作,确保年内全部基层所正式正常运作。办公场所方面,除太平所保留现有场所外,其余全部搬迁至所在镇工商所办公大楼,配备独立办证、检测、问询和物证保存室,争取构建好基层监管力量信息沟通平台,为乡镇群众办事提供“一站式”服务;监管人员方面,继续组织公开招录或人员选调,尽快填补人员缺口,对新进人员组织跟班学习、专题培训和业务考核,使其尽快熟习食品药品监管工作,打造一支全新的食品药品监管队伍。
(六)创先争优,力促干部队伍与党风廉政建设有新提升。一是加强干部队伍培训,以新修订法律法规、安全应急管理、案件摸排查处、抽检流程规范、基层执法能力等为重点课题,组织每月轮训,实现培训常态化、制度化,切实提高队伍的业务水平。
二是坚决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局党组反腐倡廉的主体责任及监督责任,制定党风廉政责任清单和跟踪台账,完善廉政风险排查防控机制,及时调查处理违纪违规问题线索,落实好谈话提醒工作,抓早抓小解决风险隐患。三是推进党建工作迈上新台阶,完成支部换届选举,根据上年度党建“述评考”反馈意见和领导班子“两学一做”民主生活会查摆出的问题,扎实抓好整改,发挥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党员干部学习教育机制,把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放在首位,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和政策理论水平。
(七)强化服务,加强舆论宣传引导。一是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食品药品安全观念,普及食品药品安全常识和维权意识,主动邀请媒体和社会各界参与工作监督,增强群众辨识能力,自觉做到不信谣、不传谣;把握舆论引导主动权,注重运用现代手段,及时准确发布抽检结果、消费提示等权威信息,积极回应群众关切的问题。二是强化对食品药品各环节从业人员的培训,结合每项新规颁布及专项检查,组织从业人员召开集体会议,要求其充分认识行业标准,切实增强首位食品药品安全责任意识,构建食品药品社会共治良好格局。
(八)切实做好区人民政府和上级业务部门交办的其他事项。围绕区人民政府的中心工作,认真做好安全生产、计生、防汛、扶贫、政务公开、信访、工青妇等以及上级交办的相关工作。
清远市清新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2017年3月14日